热门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扩张之路 > 第五百二十五章 抵达

第五百二十五章 抵达(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辫子戏里面,严绍其实也有一个比较喜欢的。

嗯,比如说那个‘铁齿铜牙纪晓岚’,严绍就比较喜欢这个辫子戏。当然,他不是喜欢里面的辫子,而是单纯的喜欢那种比较喜剧的电视剧。再加上当时国内好的电视剧也没多少,对比较年少的严绍来说,这部剧是少数能记得住的一个。

尤其是里面的那个和绅,因为演的太神的关系,甚至有一段时间严绍只要想起和绅,便会想起一个‘死胖子’来——————尽管历史上的和绅其实是一个长相十分俊美的人,算是个美男子。

然后…

严绍记得其中有一部,就是有一个叫海升的官员,烧了和绅车子的那个。在剧里海升的妻子被人杀了,而和绅则是很坏很坏的陷害海升,说妻子是海升给害死的,最终还是主角想办法才解决了这件事,替海升申冤。

可实际上呢?

实际上海升的妻子真的是被海升给杀了的,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8年),当时纪晓岚任左都御史,军机章京、员外郎海升杀了自己的妻子,并且以“自缢报“,海升的妻弟贵宁认为姐姐不是自缢而死,与海升争执,并且提起了诉讼,皇帝命左都御史纪晓岚、刑部侍郎景禄、杜玉林和郎中王士棻勘验尸体和审理此案,勘验的结果维持了自缢的结论,贵宁再次上讼,理由是“海升与大学士阿桂有连,验不实。”

乾隆重新命曹文埴和侍郎伊龄阿勘验,找到了海升杀妻的罪证,乾隆奖赏曹等不徇私情,并称曹“公正得大臣体”。阿桂因为多次替海升袒护,罚俸。纪晓岚“下吏议”。刑部侍郎景禄、杜玉林和郎中王士棻等人皆遣戍,曹也因此做了户部尚书。从这件事情的因果和结局,“海升杀妻案”在当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从记载来看这件案子与和珅的牵连并不大!

顺带一提,历史上还真有人烧了和绅的车子,但不是海升,而是一个叫谢振定的人,坐在车中的人也不是什么大管家刘全,而是和珅的妻弟。

————————————————————

不管多么清廉的大臣。都有可能会去袒护自己派系的人。

即便严绍把宋教仁弄下来,然后换上去了一个看上去十分清廉的大臣,也不敢保证就真的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尤其是那些久在官场上厮混的,即便称得上清廉。恐怕也会变成老油条一个。

反倒是宋教仁。虽然很有名望,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然。这不重要,因为再怎么样的理想主义者,只要在现实当中碰壁几次,也会渐渐抛弃理想的。

关键在于宋教仁生在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因为国家贫弱,饱受列强欺凌,所以像宋教仁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很多。

但是同样,因为清室的垮台过于戏剧性,而新的政府的组成部分又多是宋教仁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或是热血青年,并没有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染黑。所以在这类人中精挑细选一下,还是有可能跳出来一个六亲不认的。

当然,等到时间长了,即便是再怎么公正的人。即便是热血青年,也会被这个污浊不堪的社会给改变。历史上的那些个军阀,当初又有几个不是一心为国的革命者?结果呢?还不是成了祸国殃民的军阀。

再比如汪精卫这个成精的热血青年,后来也成了鼎鼎有名的大汉奸。

但至少在现在,他们还不是如此。

宋教仁因为没有受到太多挫折的关系,心里也依旧是当初的那个理想主义者,他依旧是公正的。对他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理想更重要,哪怕是党派,所以在惩处贪污事件的时候,即便是同党的人他也下的去手。

自然,由于数量的关系,国社党的人明显要比国民党多的多。不过也正因为他对两党一视同仁,所以尽管不少官员对他恨得牙痒痒,却也说不出什么来。

而这样的人,恰恰是严绍所需要的。

因为严绍需要有这么一个六亲不认的啄木鸟,帮着自己把国社政府这棵大树上的蛀虫全部弄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