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扩张之路 > 第五百二十章 射击协调器

第五百二十章 射击协调器(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所以人类通过原本是农用的拖拉机,发展出了坦克和装甲车…

再比如原本只是用来实现人类飞行梦想的飞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初期,飞机上还没有装备武器,只是用来进行空中侦察以及校正炮兵射击、通信等工作。军事家们也主要着眼于陆地的胜负,没有想到使飞机具有什么战斗力。当时,交战双方的飞机在空中相遇时,飞行员们都习惯于恨恨地挥动拳头。以表示自己的力量和对敌方的仇恨。

后来,飞行员们觉得握拳头不解恨,就把各种可用来打击对方的东西带上了飞机。如有的飞行员在飞机尾部装一条带重锤的钢索,当对方的飞机飞过时,用钢索把对方飞机的螺旋桨缠住。有的飞行员发明了‘抓钩‘,即在飞机的下部安装了一条钢索,在钢索头上安一个活动的抓钩,抓钩上还有一个炸弹。当对方飞机飞过时用抓钩钩住对方飞机,再使炸弹爆炸,以消灭对方的飞机,有的飞行员将石头、投箭之类也搬上了飞机。随后,步枪、炸弹、手榴弹也登上了飞机。

到了后来,这帮飞行员干脆连马克沁机枪也放在了飞机上。不过由于机头的位置上有螺旋桨,所以机枪只能装在机翼上方或者尾部。这样,空战时不是机头对着对方的飞机,而是机尾对着对方的飞机。这么做很不方便,往往贻误战机,让对方溜之大吉。

所以在战争期间,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在想着办法,怎么才能让自己国家的飞机更有效的解决掉对手。也就是把机枪搬到机头的位置上去。

第一个办到的是法国人,法国人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螺旋桨叶上安装了一些金属滑弹板。这样,固定在座舱前的机枪射击时,即使子弹打中螺旋桨叶片,子弹一般也会偏离方向。

法国人的这一技术给德国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刚开始时不少的德国飞机被法国人用这种手段击落。不过后来有一架法国飞机因为没有燃料了,不得不在德国人的地盘上迫降,飞行员没有来得及破坏,德国人因此获得了一架完整的飞机,并因此了解了其中的技术。

最终德**事部门决定仿制法国的这架飞机,他们把这一任务交给飞机研制专家安东尼?福克。

1890年,安东尼?福克出生在荷属东印度的爪哇,是荷兰人,1910年,20岁福克被他父亲送到德国接受接受培训成为一个机械师,可是他的兴趣是在飞行上,同年,福克成功地制造了当时最快和最坚固的单翼飞机,他想把这架飞机贡献给祖国荷兰的军队,就驾驶著自己所造的小飞机从从德国飞到荷兰向过生日的荷兰威廉明娜女王致敬,但遭到的却是冷遇。于是,他转向法国、英国和俄国,三**事当局都对他不感兴趣。最后他来到德国,引起了德**界重视,1912年,在柏林附近建立了第一个自己的公司…

在接下了德国人交给他的任务之后,福克对法国人的技术进行了研究,最终觉得法国人的技术并不是很完善,而作为一个思维活跃的发明家,福克也不会满足于基本的仿制…

经过精确的计算,福克发明了一种与螺旋桨同步的射击机构。他在螺旋桨上安装了一个凸出来的轮子,这样就可以控制机枪的射击。当螺旋桨和机枪成一条直线时,机枪就自动停止射击,避免子弹打在螺旋桨叶片上。

需要说明的是,完成这一项发明,福克仅用了不到48个小时,也就是不到两天的时间…

1915年。福克公司推出的新型福克e系列战斗机在一战中显示出的强大威力被形容为‘福克灾难‘。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两方共有1万多架飞机参战,协约国被德国击落的飞机就达8400架。其中80%是被福克式战斗机击落的。

1915年开始,德国著名飞行员伯尔克和伊梅尔曼驾驶福克式战斗机,分别击落了40和15架敌机。1916年春,福克灾难达到顶峰,英国飞行员贝尔曾写道:“在福克飞机面前,我们的飞机简直没有任何机会。”

为了削弱德军的空中优势,英法两国努力研制新飞机并改进战术。1915年底到1916年初,先后研制出f.b.5‘枪车’式战斗机、d.h.2战斗机、纽波特11和12型战斗机等,直到1916年5月,装有射击协调器的索普威斯新型战斗机投入使用。‘福克灾难’才算是彻底的被遏制…

————————————————————

想到历史上的福克灾难,严绍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因为历史上让福克称雄于天空的射击协调器,严绍这边也有…

同时包括雨石集团的雨石飞机公司在内,能够生产飞机技术的公司在国内也有那么几家。严绍先前为什么要想办法和法国人达成协议,不就是为了能向法国多卖些军火。以此刺激国内军工业的发展吗?

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好好捞上一笔的话,那么国内的航空业也一定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想到这里,严绍的表情顿时变得兴奋起来。

“看来又有工作要忙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