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扩张之路 > 第三百零四章 湖口

第三百零四章 湖口(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所以等到残余的赣军船只逃回九江的时候,原本上百艘船只组成的船队这个时候已经只剩下四十多艘了——————没办法,毕竟是刚刚组成不到一年的水军,炮手们虽然没少实弹练习,但毕竟还是差了些,炮弹的准头也很杯具。

其实就算多几年也没用,这时的舰炮准确度很差,就算是强如德国或者是英国海军,实战中的命中率也不是很高。

像是在曰德兰海战的时候,德国的大口径舰炮打出了3597发炮弹,结果却只命中了120发,命中率只有杯具的3.33%。也就是说打一百发炮弹,最多也只有3发命中,中小口径舰炮就更杯具了,打了九千多发,平均命中率却只有1.16%,也就是说一百发只有1发能命中。

英国海军规模虽然比德国海军大,也是人人承认的世界第一海军,但是在这方面的数据甚至还不如德国。

整场海战中大口径舰炮打出了4598发炮弹,但是平均命中率只有2.17%,如果说德国人一百发里能命中3发,那英国人就只有2发。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曰德兰海战中英国人的数量比德国人多,但是损失却比德国人大的原因。

而这场海战,也展示了德国海军极高的训练素质。

说实在的,就像曾经说过的一样,严绍甚至还想过派人到德国去学习海军。但是如果一战爆发的话,那些派去德国的人恐怕就不得不中途回来。

而一战德国的败亡几乎可以说是注定的,等到一战结束,至少十多年内,恐怕德国也没什么海军了。

就算是真派人去了德国,一年半载的恐怕也学不到什么,这也是严绍最后会选择英国的原因。

至于法国?虽然严绍承认法国人在陆军上的确很有一手,但是海军吗…

那就真的是,不行不行啦~

不过话说回来,严绍虽然让水军的军官在英国学习,但是在技术方面却倾向于德国,尤其是在舰船设计等方面。曰德兰海战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英德两国不同的设计哲学。英国建造的舰只强调的是速度和火力,而牺牲的是装甲防护力。德[***]舰则在降低航速和武备的基础上强调更好的防护力。

而在穿甲弹,防火,测距,夜战设备,信号技术等方面,也都领先于英国,设计哲学的不同和技术上的领先,再加上训练有素的海军士兵使得德国在曰德兰海战中以比英国更少的兵力取得了更多的战果。

1918年初,曰德兰海战的指挥官贝蒂在海军部的一次会议上说,“现在必须认为,德国的战列巡洋舰中队的确比我们的优越。”

不过战术上的胜利,始终是没法弥补战术上的失败的…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

这场单方面的屠杀结束后,最终只有四十多艘船只逃回了九江。

在船只依次停靠在码头上后,士兵们就好象无头苍蝇一样,一窝蜂的从船只上冲了下去,许多排不上队的士兵甚至干脆从船上跳到了江里,然后直接游上了岸,就连许多军官也是如此…

江面上的时候,这些赣军官兵在船上听着炮弹从头明知道没多少可能,但李烈钧还是期盼着奇迹的出现。

只是接下来那队士兵传回来的消息,却让李烈钧和指挥部里的许多人如坠冰窟。

“……我们发现码头上出发的船队,只回来了40多艘,那些随船队出发的士兵也都完全丧失了斗志…”刚刚从码头回来的亲兵队长说道这里的时候,抬头瞥了一眼,微微退后两步然后小心翼翼的道。“从那些士兵的口中我们得知,增援的船队还没到湖口就遭到了国社军三艘炮舰的拦截,如果不是旅长余维谦果断下令让船队调头撤回的话,恐怕去增援的船队就要全军覆没了…”

听到亲兵队长的话,指挥部里的气氛变得压抑异常,过了半响才听到李烈钧开口问道。“那余维谦呢,现在他人呢?”

“这…”迟疑了一下,那个队长摇了摇头道。“不知道,不过从那些官兵口中得知,这次回来的船只里并没有余旅长乘坐的那一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