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重生之围棋梦 > 第二七零章 读棋

第二七零章 读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什么?你让我们打这些古谱?不仅要认真打,打完之后,每个人还要写出一篇“读后感”。我说老大,你这是什么意思?”

要说起来,李小强在中国围棋“八骏”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这些小棋手也算是自小“背井离乡”,在国少队这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大家年龄相仿,并处在围棋界那个相当狭小的圈子里。自然有种天然的亲近感。李小强对于其他人来说,更算得上是最具体的追赶目标和学习榜样。亲近感加榜样,有了这两点,李小强的“威望”想不高都不行。

至少到目前为止,李小强的话,其他人还是很愿意听的。

当然,这帮棋童都是些高智商的家伙。他们单纯是单纯,但涉及到和围棋有关的问题,没有一个人好忽悠。

这次李小强把“八骏”聚拢到一块,他的目的,其实就是想免费使用劳动力。更准确的说,李小强有“剥削童工”的嫌疑。

在两年前,李小强和申城的方老就约好:想把中国的围棋古谱整理一下。两个人选择的重点,就是明清时代的围棋。因为在两个人看来,这一段的围棋史很有意思。从明代的围棋三大派到后来中古棋最高峰,再到后来中古棋的没落。如果能精准把握其中的脉络,那绝对是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其他不敢说,里面的故事至少很好玩。

两人说是说“合作”,其实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由人家方老一个人在做的。从各种各样的考证工作,到鉴别各种资料的真伪,再到最后文字工作的形成。其实都是由人家方老一个人在完成。当然,既然说是“合作”,那李小强总是要做一点事的。

他承担的唯一工作,就是“读棋”。

要研究一个时代围棋的历史。那么研究这个时代的棋谱,当然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像日本人做的那样。例如他们说“玄妙道策”,那么怎么个玄妙法呢?光用嘴巴吹是不行的。这就必须有现代的高手去“读”他们的棋,去研究他们的棋谱。去尽量真实还原他们对局时候的思路和想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告诉普通棋迷。他的棋为什么称之为“玄妙”。

可以这样认为,这种“读棋”工作,是研究围棋历史的核心。你下的结论能不能让人信服,就看你“读棋”读到什么程度。稍微一不小心,很容易就贻笑大方。

“读棋”的工作,说起来好像非常简单。在很多人看来,所谓“读棋”,不就是研究棋谱吗?像李小强这样的职业棋手,除了正式比赛之外,在平时的训练中。“打谱”不就是最常见的训练方法之一吗?要精读一张棋谱,无非就是仔细一点,深入一点,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实际上,想真正读懂一张棋谱。特别是想通过“读棋”来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想法,远比想象中的困难得多。

“。。。可是有时候,也会漫不经心地翻开杂志,扫一眼开篇的对局解说,这一扫可不要紧,是正经的人材在解说我的围棋,文章也是正经的人材执笔。像“坚忍”之类奇妙的形容词确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解说内容的幼稚,不能说有什么错误,可是对棋手殚精竭力的地方只字不提。。。”

“。。。赵棋圣这一着有问题,致使形势转危,”看到这样的记叙。真可谓吓一跟头,形势怎么就转危了呢?真想说。那么咱俩接着下。。。”

以上这两段话,是日本赵治勋先生的一次“吐槽”。他所说的问题,其实就反应了“读棋”之难。对于现代棋手尚且如此,面对古代的棋谱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无法和他们直接交流,因此无法了解他们在对局时候的真实想法。这样在研究他们棋谱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是“解读不到”,要么就是“过度解读”。这样一来,想要做的真正的公平和客观,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对中古棋的评价千差万别。高的说是“名人级别,相当了不起的水准”。低的呢,认为古代棋圣也就业余高段水平。连业余”,因此他们对局时候的真实想法,现在谁也不知道。只能靠后人去分析和推断。

当日在观战室内,马小飞之所以能够很快发现那步妙手。就是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不合理。他认为按照李小强和刘大锤的水平,两个人不可能同时犯下“业余级别”的错误。他就是遵循这样的思路,才发现那步没有出现在棋盘上的妙手。

他的这个想法,其实和当年的罗教练异曲同工。

当然,在围棋比赛的时候,所谓“错进错出”的情况也有。李小强他们下棋时是不是“错进错出”?他们下完棋后就可以询问他们。真相很快就能知道。但是当年下“当湖”的时候呢?真相就没人知道了。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其实就是推断。尽可能做到“合理推断”,就是李小强目前想做的工作。

例如根据陈九段的研究,他认为双方都不下那步“跨断”,那绝对不是“错进错出”。两位棋圣应该是发现了那个隐蔽手段。才没有下那步“跨断”的。这样的推断合理吗?从范施两位前辈在棋盘上展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来看。这个推断当然是合理的。反过来说,认为他们是在“错进错出”,那才是真正的不合理。

再进一步思考,陈超越九段为什么会那么推崇中古棋呢?就是因为他研究得比较深入了。他看到了很多隐蔽的东西。就拿那个“跨断”来说,陈九段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在下那盘对局。自己十有八九就会下这步“跨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至少是在这盘棋中。自己的棋就下崩了。。。

当一位现代的职业九段真正深入研究过“当湖”,他敢说这些古代棋圣是业余水平吗?

当然,现在的李小强还没有开始研究“当湖”。按照他和方老的约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目前还是先从明代的棋手开始吧。即便如此,李小强也小心翼翼。生怕出现“过度解读”或者“解读不够”的情况。从而影响最终结论的客观性。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他才要请常韧圣他们帮忙。让这批暂时还没有任何偏见,且风格迥异的棋手来帮自己把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