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重生之围棋梦 > 第二二二章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第二二二章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难道您发现了他的棋谱吗?

当方老说出一个名字后,李小强的声音凭空升高了八度。这个时候,李小强根本不敢去想人家有没有资格跟自己相提并论的问题。相反,方老说自己的棋风可能和人家有点相像,那完全是抬举自己。自己哪怕就有一点和人家相像,那绝对是自己的荣幸。

没错,这个人曾经是一个棋手,李小强也相信,自己的围棋水平应该比这个人高一些。不过他的成就,他的功绩,在他自己的那个领域内,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人并不多。这个人几乎是一个奇迹,在后世,这个人差不多成了一个传说。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陈庆之。白袍战神陈庆之。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陈庆之。

看到李小强这么激动,方老显得有点惊讶:

呵呵,看不出来啊,小强好像对陈庆之很熟悉啊。不错,不错,在你这个年龄,能够知道陈庆之的名字就不错了,看来小强平时很喜欢历史啊。

要怎样评价陈庆之这个人呢?那只能说,咱们中国人欠他一部三国演义。

陈庆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武将,当时南朝梁国的一位将领。如果按照一位将军的标准评价他,那毫无疑问,这是一位名将,是一位奇迹般的绝世名将。

如果在我们中国人中举行一个投票活动,挑选一位最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将领,估计常山赵子龙能够获得绝对的优势。的确,罗贯中老先生通过他的精心刻画,差不多给我们定下了一个标准,一个偶像的标准。赵子龙就是这个完美的偶像,他绝对是老少皆宜,男女通杀。

按照我国兵家思想对将领的要求。一位好的将领,必须是智,信,仁,勇,严。用这5个字来比较赵子龙和陈庆之的话,陈庆之可能在自身的武力值上不如赵子龙。在其他方面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实话实说,这只是用偶像的标准来比较这两个人。如果真正按照个人成就来比较的话。赵大偶像应该是没有资格和陈庆之相比的。

在我国的正史中,其实对陈庆之的评价很高:

陈庆之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

简单客气一点说,能够和陈庆之相提并论的,是战果四大名将起,剪,颇,牧中的廉颇和李牧。是远扬大汉雄威,封狼居胥的卫青霍去病。就是这样的名将和陈庆之相比,也是之亚欤。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样一位名将并不为很多国人熟悉。当然熟悉他的人也有,例如本朝太祖,对陈庆之就非常推崇。到了后世,陈庆之的事迹才被很多人熟知。特别是在互联网上。有那么一段时间,陈庆之突然大火特火。不谈论一下陈庆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军迷。

陈庆之能够出名的原因很简单,和赵子龙能够成为偶像的原因一样。是因为一部小说。日本的田中芳树先生写了一本叫做奔流的小说。陈庆之的大名才广为人之。一位中国名将。居然靠一位外国人写的小说出名。这一点常常让李小强感到遗憾。因此说,国人欠他一部三国演义。

在后世,大家对陈庆之的争议极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根据历史记载,陈庆之的战绩,他的成就。那绝对是耸人听闻,简直就像神话一样。陈庆之带领七千白衣白袍的将士转战千里,攻32城,所在皆克,历47战,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完成了孤军千里杀进洛阳城的壮举,在他北伐的路上,击败的敌军超过五十万,创造了军事史上堪称奇迹的战例。

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根据大家的分析,有一点得到了大家的共识,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把陈庆之称为名将,那绝对是不过分。大家争论最多的,只是他属于哪个级别的名将而已。

当然,最让李小强感兴趣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陈庆之只是一个棋手。他的人生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他40岁以前,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陪当时的皇帝萧衍下棋。怎么说呢,他当时的地位,应该和棋魂中一世佐为的地位很像。不过他比佐为却幸福多了。佐为是被人陷害,而陈庆之呢,他自小追随萧衍,和皇帝的关系很好,属于亲信这个范畴的人物。因此虽然他的出身不好,他后来还是有机会去领兵打仗。

在棋魂中,佐为的棋力十分高强。二世佐为甚至就是日本的秀策棋圣。不过按照正常的推断,一世佐为的水平应该没有那么厉害。如果放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一世佐为和陈庆之相比的话。李小强会压陈庆之获胜。

历史上关于陈庆之其他的记载很多,关于他围棋水平的记载却很少。有一些零零星星的记载,关于陈庆之下棋的记录都非常简单。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这个人在下棋的时候,非常善于寻找到敌人的破绽,甚至是制造出敌人的破绽。如果这些记载可信的话,那就说明陈庆之的围棋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寻找破绽可能只是天赋,如果想制造破绽的话,那一定要有不错的水平。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当然需要研究这个人的棋谱。在我国宋代以前,流传下来的棋谱非常少,好像也没有发现陈庆之的棋谱。当然,在将来发现他的棋谱也是可能的。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棋谱,是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晋武帝诏王武子弈棋局。根据现在的考证,三国时期孙策下的那盘棋极有可能是后人伪造的。而后面那张棋谱,就极有可能是真的。

陈庆之毕竟是陪皇帝下棋,他所在的南北朝离现在也要近一点。李小强推测,发现陈庆之的棋谱完全可能。陈庆之也是现在江浙一带的人。所以他听方老提到陈庆之以后,还以为他在哪个角落掏到了陈庆之的棋谱呢。

哎,如果真能发现他的棋谱就好了。不过我认为。历史上关于陈庆之棋风特点的描述应该是真的。小强你认为呢?可惜啊,如果能用真实棋谱印证一下,那就再完美不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