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妻薄情 > 第 56 章 京城局

第 56 章 京城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嘉宁郡主是皇帝弟弟的女儿,亲生的侄女,应该不算差了。但谢玄英将她的到来和郡王同列,可见亲事或许不止是亲事。

结亲,其实就是结盟。

齐王想拉拢谢家,莫非……

“丹娘在想什么呢?”晏鸿之问。

程丹若略作犹豫,试探着问:“郡主有兄弟吗?”

晏鸿之投来赞许的一瞥:“有个同胞弟弟。”他继续示范,“郡主孤身进京,太妃又在封地,不知如何安顿?”

谢玄英瞧了眼程丹若,道:“陛下发话,让她同荣安一道,住在撷芳宫。”

晏鸿之眸光闪烁:“是吗?这倒是有趣了。”

程丹若不知荣安公主的旧事,难免不解。她瞥向谢玄英,他正好也看过来,两人四目交汇,各有各的疑问。

“反正,”谢玄英飞快转开视线,道,“我不同意。”

其实,方才程丹若做的猜测,就是局势的关键所在——皇帝本人是怎么想的?他允许诸王派人入京,是准备效仿先帝,提前考察过继之人吗?还是说,他不满各兄弟的算盘,准备挖坑敲打?

前者很有可能,后者,亦有可能。

所以,恩宠嘉宁郡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单纯地爱护侄女?暗示她与公主同等,将来过继齐王之子?捧杀,也说得通。

君心难测,正在此处。

谢玄英无论出于政治嗅觉,还是私人感情,都不想沾这一场局。

但……“这门亲事不说人好不好,时间就不对。”晏鸿之摩挲杯沿,沉吟,“却不知道你父亲如何做想的。”

谢玄英默然。

他的祖父压对了齐郡王,从龙之功,他的父亲会不会想效仿祖父呢?毕竟,赢了就是百年富贵,输了,不过一个儿子。

靖海侯不止一个儿子。

“唉,婚姻乃父母之命,我能帮你的不多。”晏鸿之叹道,“朝廷纷争,我辞官也有数十年,怕也没什么能教你的。三郎,简在帝心,你万事慎重。”

谢玄英顿了顿,颔首应下:“是,您放心,我……我会解决的。”

谢玄英来去匆匆,在老师家喝了一个时辰的茶,就匆忙走了。

程丹若也结束一天的课程,回院子继续读书。约莫下午两点多钟,她去给洪夫人针灸,完事才想回去,大奶奶来了。

她见到程丹若,和善地笑了笑:“妹妹辛苦了。”

“分内之事。”程丹若想走,但大奶奶却没有避讳的意思,直接道:“母亲,今日许家好大的热闹。”

洪夫人挺感兴趣:“什么新鲜事,说与我们听听。”

她说了“我们”,程丹若便不走了。

大奶奶接过丫鬟递来的茶,笑道:“今日许家斗香,许意娘所焚之香,烟气在空中结出一个‘心’字,当真巧夺天工,别出心裁。”

“许意娘一向是闺阁魁首,不稀奇。”洪夫人道。

“母亲说得是,稀奇的是王家三娘填了首词,‘心篆空结,转头皆休,一波烟气化为梦’。”大奶奶失笑,“可怜许意娘,怕从未吃过这样的亏。”

她看许家的热闹,当然也是因为晏家的立场。

谢玄英是晏鸿之的弟子,被许家这样退婚,洪夫人怕是也有不满,她才敢说这样的笑话,哄婆母开心。

洪夫人露出一丝笑,却也道:“许意娘是个好的,这孩子是被耽误了。”又说王三娘,“不愧是王氏才女,文采斐然。”

“许、王两家斗得愈发厉害了。”大奶奶感慨道,“先前王家的山茶宴开得好,今天我去许家,瞧见不少菊花名品,没几百两银子拿不下来。”

洪夫人道:“李首辅年事已高,过两年总要退下来。许尚书和王尚书争的可不是面子而已,不过,这与我们无关,你也要同大郎分说明白,别叫他陷进去。”

大奶奶忙说:“母亲放心,大爷心中有数,素来是只管分内之事,不与大司徒多亲近。”

洪夫人点到为止,不再多说外面的事,反而问起柴薪米价。

大奶奶道:“比去年略涨了些,还是按照往年多备些黑炭?”

“备着吧,若遇寒年,舍出去就是救命。”洪夫人吩咐,“若帐上银钱周转不过来,你同我说,我还有些体己。”

大奶奶立即道:“哪里用得着母亲,我们家一向简朴,尽够的。”

程丹若默默听记着,若有所思。

等从洪夫人那里告辞回去,她叫来喜鹊,和她打听:“王尚书是哪部的尚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